• 陆游《放翁家训》,后生之药石

    《放翁家训》

    《放翁家训》原名为《绪训》,正文共有26则,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给子孙的家诫家训。该家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大概是在陆游44岁时创作,后一部分大概是陆游80岁时所写。《放翁家训》在宋代家书家训当中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因为此书是陆游根据个人的真实经历及一生感悟撰写而成,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上具有独特的道德引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内涵即告诫子孙后人一定传承清白廉洁的家风,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一心耕读成为正人君子。

    陆游的一生恰逢北宋灭亡之际,他在年幼时就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一生创作的诗歌非常多,内容颇为丰富,今存9000多首,并着有《南唐书》《渭南文集》《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等着作。陆游的诗词语言平易顺畅、章法整饬谨严,同时包含李白的雄放与杜甫的郁悲,特别是他充满爱国思想的作品感人至深。

    那么,《放翁家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今日节选这部家训中的部分内容,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放翁家训》内容接近遗训,就像是老人在向后辈有条不紊地交代后事,其中关于丧葬的有11则,包括怎么购置棺材、书写墓志铭、丧礼仪式、墓木、守墓僧等等。除此之外,其他内容共计15则,主要内容为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教育后代等。《放翁家训》回顾了陆氏祖先唐代六人为辅相,到了宋代又有公卿的家世,从而讲到教育子女、齐家治家的重要。陆提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告诫子孙后代在修养、为人、处世、生活、经济、求学等方面应有所注意。并且以“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为耻,不要与贵达之人亲近,不要追求高官厚禄,不要以官势高位欺人;不要因为衣食而做市井小人之事,最好是以从事农耕为上策;还要注意戒奢侈、戒贪、戒轻薄、戒诉讼、不要杀生等,其中有很多经典警句名言。


    《放翁家训》的启示


    陆游的《放翁家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要丧事从简,不要厚葬。陆游告诫子孙说:“厚葬于存殁无益,古今达人,言之已详。”送葬不做“香亭魂亭寓人寓马”;“墓木毋过数十”,墓前不立“石人石虎”;墓铭“自记平生大略”,以慰子孙之心,决不“溢美以诬后世”。意思是说,丧事大办对于生人和死者都不好。这件事历史上明理通达的人都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棺材好不好都要埋在土里,丧事一定要从简,不要被别人的话影响。陆游的这些观点和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破除陋俗的良好风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的观念是一致的。

    第二,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陆游告诫子孙后辈不要贪婪,对待物质利益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他说:“世之贪夫,欲壑无厌,固不足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上的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欲壑难填、永远不知道满足,本来就不值得去费口舌责备。陆游想说明的是要保持内心恬淡,不图名利,加强修养,这样就不会变得贪婪。

    第三,要待人谦和,不分厚薄。陆游还教导子孙后辈:“人士有吾辈行同者,虽位有贵贱,交有厚薄,汝辈见之,当极恭逊。”他说道,在我的同辈同道之人中,虽然有地位的高低贵贱,交往有厚薄亲疏。但是,你们这些后辈见到了他们,也都要极其恭敬谦逊尊重。就算是你们做了高官,也要做到请求位居其下。假如不能位居其下,就要去别的地方做官。

    第四,要耕读为本,不求官位。陆游认为:“吾家本农也,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陆游让后辈要坚持耕读,不追求荣华富贵。这是因为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中国农学、中国科学等,帮助知识分子更亲近和接近老百姓,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

    耕读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认为学稼学圃是小人之事,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中提到的依杖荷莜的“丈人”,曾挖苦孔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孟子也提倡将劳心与劳力分开,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在此之后,逐渐发展为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倡导“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瞧不起农业劳动和劳动人民另外一种是宣传“耕读传家”,弘扬耕读文化,认为耕读光荣,大胆冲击儒家传统。在南北朝以后出现的家教家训书,很多都有耕读文化的影响,劝导人们要结合耕与读。例如,在《颜氏家训》中就有“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

    第五,要乐于读书,注重修养。陆游说:“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处。”这句话的意思是,晚辈中,那些才思敏锐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影响而学坏。假如有这种情况,父辈兄长们应当引以为忧虑,不能认为是欣喜的事。切记必须经常对孩子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练诵读儒家经典,训导孩子要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游手好闲、轻浮浅薄之人交往。

    这是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从学习、品性、交友这三方面来熏陶“才锐者”,如此培育10多年,才能使他“志趣自成”。所以,孩子的道德品行要从小教育,不能只是让孩子们学习课本知识,而要先学做人、后学成才,学会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但是,子女的教育与周围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这部家训中,能够觉察到陆游对后辈的教育极为重视,他教育孩子不是追求“成功”“好工作”“车子房子票子”,而是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游是宋朝着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爱国护国,真正做到了爱民济民。他告诫后代,不可追求高官厚禄而要救济百姓。在陆游的言传身教下,陆游的两个儿子都成为着名的清官;他的孙子陆元廷,坚持抗敌、奔走呼号,积劳成疾而死;他的曾孙陆传义,与敌人势抗争,在崖山兵败、绝食而亡;他的玄孙陆天骐,在战斗中宁死不屈,投海自尽。

    因此,陆游的《放翁家训》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流传千古,发人深思。

    本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作者王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7 16:32:55 106 0 0
  • 家风家训·兴家之道|琅琊王氏廉俭立功业

    家风,指的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气,也是给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沿袭,体现着整个家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琅琊王氏,素有“华夏首望”“中古第一望族”的美誉,也是古代有名的大家族。据史料记载,从西汉至隋唐年间,这个家族有六百多人留下了生平事迹,还有九十多人位及宰相。琅琊王氏能够做到如此兴盛发达、人才辈出,离不开王氏家族的良好家风。

    提到琅琊王氏的家风传承,要回溯到西汉时期。西汉时期,王氏出了一个叫王吉的子弟。王吉从小好学,长大就入朝当了官。虽然官至博士谏大夫,但王吉始终清正廉洁,极度节俭。关于王吉有一段佳话:“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说的是王吉住在长安的时候,邻居家院子里的枣树枝叶伸到他家来了,王吉的妻子看到后,就摘了几颗枣子拿了回家。王吉得知此事十分生气,责怪妻子不该摘邻居家的枣,甚至一气之下把老婆赶出了家门。在亲朋好友的苦苦相劝之下,王吉才把妻子接了回来。

    从王吉开始,王氏的家风就基本奠定了主要内核:廉正俭省。即使身居高位仍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不做以权谋私的事情。

    不过,流传至今的王氏家训并不是王吉整理的,而是出自他的六代子孙王祥。王祥,就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主人公,他生活在魏晋时期,生母早早去世,后母对他苛刻。但他秉性善良,长大以后依然非常孝顺后母。有一年冬天,后母想吃鲤鱼,但河面结上了冰,王祥竟脱了衣服躺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把冰化开。他的孝心产生了奇迹,冰面裂开了一道缝隙,有鲤鱼从里面跃了出来。

    王祥不仅有孝心,做官也很秉承王家家风,他在担任别驾时把州内治理得十分清静,当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编了歌谣歌颂他:“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传承了王氏家族的家风,倡行节俭。在那个贵族夸富成风、穷奢极欲的年代,王祥却叮嘱家人不得给自己厚葬,一切从简。他在临终前,总结自己的为官经验和先人的遗训,留下《训子孙遗令》,告诫子弟要以信、德、孝、悌、让为立身之本。

    王氏家训就这样世代流传下来,对后辈子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晋名士王戎,父亲去世时下属向他赠送礼金,他坚辞不受;东晋名相王导,位高权重却一直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还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将修身与书法艺术结合,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王氏后人廉正节俭,建立功业,在各行各业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王氏家族,也在历史上绵延千年,长盛不衰。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7 16:07:49 105 0 0
  • 《王氏家训》: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旷古书圣-王羲之传》(徐斌)

    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我们在上一期的约会古今名门家训中聊过,本期主角是“王”——琅琊王氏,晋代四大名门“王谢袁萧”之首。

    王氏家族世代居住在琅琊山(山东临沂),到了王羲之的时候,琅琊王氏迁到了会稽郡山阴县(绍兴),后来又扩散到了宁波余姚、鄞州等地。

    位于绍兴嵊州的金庭王氏则是琅琊王氏在浙江最有名并且保存至今的一支,他们根据王羲之及其子孙一句句口耳相传的《王氏家训》,最终形成了24字的治家名言——“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学者、浙江大学研究员、浙大城市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讲坛主讲人于钟华表示,看看《王氏家训》,就知道琅琊王氏为什么会名人辈出,即便没有“书圣”的出现,也会有“画圣”、“诗圣”的出现。“我们在看历史时,看到人家祖辈是‘善人’,就知道他的后辈要‘出人’,这是由家训决定的,也是家训传承的意义”。

    人生最后七年,王羲之在嵊州修书教子

    说到琅琊王氏,第一个跳入脑海的就是书圣王羲之。现在的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就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也是《王氏家训》的发展之地。

    驱车从杭州出发150公里,来到华堂村。根据嵊州《金庭王氏族谱》记载,当时王羲之辞官后来到金庭,见到天姥、香炉、卓剑、放鹤等山峰,非常喜欢,觉得这里很适合自己隐居。

    出自东晋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晚年在金庭生活了7年,常与好友许询等当时名士相聚交谈,写字作画,赋诗饮酒,修书教子,直至公元361年去世。

    浙江大学郑瑞博士表示,世人站在王羲之潇洒的书法面前,可以透过俊秀飘逸的横竖撇捺,去探寻隐藏在其间的做人的规矩和方寸,“书法是一种生命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身养性,从而对身边的人带来一些启发,就像王羲之教育他的孩子那样。”

    王羲之曾在《与谢万书》里写到自己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孩子们的品行。他晚年会种些蔬菜瓜果,然后带着孩子,在果园里转转,看到好吃的,就摘下来,分给孩子们吃。虽然瓜果种得一般,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人,但希望因为言传身教,让子孙成为敦厚温柔的人,懂得退让,享受恬淡生活,“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初来金庭时,六子王操之十六岁,七子王献之十一岁,他们都在金庭读书成才。

    王操之虽然不如弟弟有名,但生性敦厚,乐善行孝,服侍老父很勤快,直到父亲去世后才出山入仕,历任侍中、尚书、豫章太守,后来回到金庭老家,继承父业,研习书法,史称其“工草隶”,死后也葬于金庭。

    而王献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书法水平大有提高,便自鸣得意,母亲说:“你的水平还差得远呢!”王献之急问父亲:“那我再练三年就可以了吧?”王羲之把儿子领到院子里,指着十八只水缸说:“你写完这十八缸水,才能说可以了。”

    可王献之练完一缸水后,又自我感觉不错,就捧着自己的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什么都没有说,就在“大”字上提笔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王献之不甘心,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端详许久说:“我儿写了千日,唯有这一点像羲之。”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父亲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自此,王献之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终成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和父亲一起,被人称为“二王”。

    还有一个故事在金庭流传甚广。

    王羲之与好友许询到奉化一带采药、游览。夜宿小客栈时,遇见两兄弟争吵打架,最后弟弟将哥哥砍死。王羲之脸色沉重,若有所思地对许询说:“此二子残忍如此,不知你我后辈如何?”不日,王羲之、许询回到家中。王羲之将此事详详细细地讲给儿子们听,并写下了“敦、厚、退、让”四个大字,命儿子们日日临摹,并立为家训。

    而这几个字也成为了《王氏家训》的根基。到了干隆年间,时任嵊县教谕的周咨询把口耳相传的《王氏家训》写入《金庭王氏族谱》中,“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当地王氏后人又加了“敦厚退让,积善余庆”8个字,最后形成了24字的《王氏家训》,让琅琊王氏的精神和风骨流传至今。

    家训规定严密,华堂成“江南规矩第一村”

    书法是王氏家族的根,走在金庭镇华堂村,随意遇到的老人,几乎都能写一手好字;而在“书圣”牌坊前,不时会遇到身穿汉服的人挥毫泼墨。这是千年的光阴积淀下的一脉相传,是嵊州的文化符号。

    在飘香的翰墨中,继续沿着鹅卵石小道,就可以进入王羲之家训综合馆。展厅里,王羲之的世孙、当地村民们会热情地招呼游客,自豪地讲述王氏家族乐善好施、勤学不辍、风清气正的故事。比如王羲之第36代孙王琼代父充军;王羲之第51代孙王才林27年如一日,精心护理同村高位截瘫病人;王羲之第54代孙王禄喜,致力于村庄整治、古村保护……

    24个字的《王氏家训》虽简短,但足够有力,成为华堂村村民为人处世的准则。据史料记载,自南北朝以来,金庭王氏出了20位御史官,留下了廉明正直的口碑。

    《金庭王氏族谱》还详细列出了26条族规——不在宗祠等公共空间堆放稻麦杂物;不砍伐私人坟地、住宅周围、田埂路旁的树木;若有人犯错,即将劣迹张布于亭,限时改正,改正后方可揭去……

    村里有一人工水渠“九曲水圳”,500年前,为便利村民用水,王羲之36世孙王琼的妻子变卖首饰、嫁妆,从村外平溪江引入清水,筑起了这条总长357米的水圳。

    自此之后,村民们遵守分时段、分功能用水的公约,并自发衍生出“左邻监督右舍、下游监督上游、下午监督上午”的约定。纵使几百年过去,这条水圳清流如故。

    凭借1600多年悠长的一抹墨香、一股清气,华堂村被誉为“江南规矩第一村”,也让《王氏家训》得以流芳。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7 15:46:10 102 0 0
  • 好家风传承:用爱润万物,以心献天地 ——丰子恺家风 八仙椅子传递的爱与教

    丰子恺出生于1898年的11月9日,父亲丰解泉中举之后遭遇丁艰,苦闷不得志,丰子恺才9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丰子恺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都是由母亲一人拉扯大的,他是家里的幼子,自小便在母亲的脉脉温情与爱意中长大。母亲言传身教,将淳朴与认真的家风化作生活里的一言一行传递给了小儿子丰子恺。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丰子恺回忆起母亲时这样描述。八仙椅子并不舒适,可它却能通四方,里可见灶头,外可见络绎的客人,母亲就在这把八仙椅子上同人交涉办事,一坐便是一辈子。

    八仙椅子上的母亲,总是宽厚慈爱的,她会事无巨细地为丰子恺置备行李,会时常做孩子喜爱的饭菜。丰子恺眼里的母亲是温和亲切的,她待人接物总是那么地平和,即使在焦头烂额的时候,母亲也从未发过火。丰子恺自小便被这样的温情包围着,被这样的爱意呵护着,使得他的画作与文字也总是纯粹而又朴实。同时,母亲在面对繁杂的事务时,便又显现出了不一样的决断与气概,那时候的她仿佛成了总指挥官,有条不紊地一一安排店铺生意、朋客来访、零碎日常……同时也不忘关心孩子,勉励孩子的学业。在母亲的手里,一件件事情总是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分毫不差。母亲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件事情的样子深刻地影响着幼年的丰子恺,成年后的他每每作画习字后,一切物件也仍是齐整的模样,即使在最困苦的劳改期间,他内心也葆有那份宽厚和认真,以苦为乐,认认真真地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五集的90幅画。

    对于丰子恺来说,母亲既是慈母也是严父。“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母亲宽仁的同时也时常露出严肃的光辉,她会教导丰子恺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时常给丰子恺以勉励与训教。如此,堂堂正正做人的不二法则便深深地刻在丰子恺的心里,伴随他的一生。


    十二箴言家风传承


    子恺曾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孩子们在丰子恺的眼里看来,是世界上最纯真无邪之物,无一物可与之比拟。大人们早已被社会的浊气所玷污,唯独孩童是最为真切与纯净的,他们的真便全然为真,掺不得半点虚情与假意。他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曾这样描述儿子丰华瞻:“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什么事体都想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孩子们的纯粹与天真是作为父亲的子恺最想守护的,对于孩子,他总是最为慈爱的,总是任着孩子们自己的兴趣来,从不逼迫他们向着被人称为“艺术家”的父亲学习绘画。

    子恺教导子女的第一点是“先器识,后文艺”,因为从母亲的言传身教中他耳濡目染所学习到的便是正直做人,而后才可以谈论学问,谈论艺术。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好人也是子恺对子女的要求。这句“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是李叔同先生曾经教导子恺的,“读书人首重人格修养,其次才是文艺……父亲也教导我们必须牢记这句话”,丰子恺的幼女丰一吟如是说。除此之外,丰子恺更是以认真做人、做事作为家训,时常如是告诫子女。他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必得做点什么才不枉来人世一趟,而想要做成任何事离不开的便是“认真”二字。”丰子恺先生创作《护生画集》前后历经达四十五年,中间有文化大革命的压迫与折磨,身心俱受巨创,但他始终坚持践行与恩师李叔同的约定,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的漫画往往只有寥寥数笔,可这寥寥数笔却是凝结了他内心无数的心血与含蓄之意,创作时他从不允许自己出现失误,若是失误便要从头再来一遍。

    精益求精、认认真真、踏实做事是丰子恺传递给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训。作为父亲的丰子恺始终如一、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深深感化着子女们,他的七个子女长大后全都成了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材:长子丰华瞻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丰元草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编辑……毋庸置疑,正是因为有着正直、认真的家风传承,丰子恺的儿女们才如此出色。

    子恺最后传递给子女的是“宽厚”二字,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母亲很少发过脾气,她总是宽厚、善良地待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便沿袭了脉脉温情,也将这份宽厚待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教给了他的子女们。

    总之,“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这十二个字便是丰子恺先生所秉承的家风。他用淳朴的爱去看待万物,用爱去回馈这个世界,用爱去疼爱他所钟爱的孩子,用爱认真绘画,只求以赤子之心来献给这天地,献给自己所认为的最为宝贵纯粹的东西。而这十二字的家风也将由丰氏的子孙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 《家庭教育》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7 15:29:02 124 0 0
  • 家风故事 | 躬事廉俭育家风

    “父慈子孝家和睦,廉洁为官人称颂。化行乡党淳风俗,人过程门肃起敬。”这是人们称赞二程清廉家风的诗句。二程,即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是宋代理学的重要奠基者。程氏兄弟于北宋明道年间出生于黄州府黄陂县城西草庙巷程乡坊思贤堂,也就是今天武汉市黄陂区文教巷42号。

    《程氏家训》中“躬事廉俭”四个字,滋养出了程遹、程珦、程颐程颢祖孙三代廉吏。

    程颐

    北宋初期,程遹来到黄陂任县令,在黄陂定居。程遹除了在衙内办公外,经常走出衙门,走到田间地头,体察百姓疾苦。程遹能与民同甘共苦,下田插秧耕作,减免贫者赋税。程遹惩治恶霸,重用廉吏。在程遹任职期间,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他更是拿出俸禄,用来周济贫穷的百姓和亲戚。

    程遹45岁卒于任上,去世时家无余资,无力将其灵柩运回洛阳老家安葬,只能借钱薄葬于黄陂。当地百姓十分感念其恩德。

    程遹的儿子程珦秉承了父亲清廉为官的优良作风,任江西吉州庐陵县尉时,宰相刘沆的亲属拖欠税款无人敢管,程珦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将其逮捕入狱,并追回欠款。刘沆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怨恨,予以追究,还写信称赞程珦公正高洁。程珦去世时,朝廷为表彰其清节,专门赐帛二百匹。

    有这样的祖父和父亲,程颐程颢二人自小受清廉家风熏陶,继续书写着程氏清廉故事。哥哥程颢十岁时就会写诗。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晋代廉吏吴隐之的《酌贪泉》,说的是吴隐之路过石门时,见到一处泉水,当地人叫贪泉,一般官员是不喝的,因为只要喝一杯泉水,就会贪千金。吴隐之却喝了,还写下一首《酌贪泉》,表示只要自己清廉正直,喝了贪泉之水也不会成为贪官污吏。程颢读了诗后有感而发,也写了两句诗:“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意思是只要心中意志坚定,就不会被外界所诱惑。一个十岁的孩童,能写出这样深刻的诗句,透露出未来成为思想家的潜质。

    程颢入仕为官后,把“视民如伤”作为座右铭。他曾担任扶沟知县,恰逢内侍王中正到各地按阅保甲制度。此人权势显赫、骄奢淫逸,沿途所经州县官府,无不破费巨资来接待他,出城设帐摆宴迎送自不必说,宴席上的佳肴尽是山珍海味。

    程颐

    扶沟也在王中正巡行途中,程颢会如何接待他呢?程颢表示扶沟县贫穷,又值青黄不接,百姓生活艰难,怎能破费钱财、劳苦百姓去迎接王中正呢?倘若他来了,我有一副青帐,他想用就可以拿去用。王中正被程颢之言所慑,不敢妄动,绕行扶沟,而程颢清廉正直的美名亦传于天下。

      弟弟程颐同样秉持程氏清廉正直的家风。程颐很得司马光的赏识,他认为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法”,朝廷任命他为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力辞。后来程颐又得举荐,担任崇政殿说书一职。这说书可不是在街头摆一个摊子,向听众说书,而是为君王讲解儒家经典的道理。他特别重视一个人每天主要接触的是哪些人,是君子多些,还是小人多些,因为久而久之,“气质变化,自然而成”,所以平时就应该多与君子同行,而勿与小人为伍。

    在此期间,两位同僚意外发现程颐的妻子不是命妇。命妇是获得朝廷封号的妇女,可以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同僚劝他去为妻子请封,程颐再三拒绝,表示自己本是寻常布衣,朝廷请他来讲书,他已请辞多次,现在哪里再有为妻子求封的道理呢?更何况现今的士大夫,贪名求利,名为请求,实为乞讨,他不愿做这种事情。

    程氏祖孙三代均为廉吏的故事,告诉我们涵养优良家风的重要性。程颐程颢兄弟,出生在黄陂,日后回到洛阳,着述讲学,开创了“洛学”。他们为理学做出的贡献,不仅是其精深幽微的理论着述,也包括他们的为官处世之道——躬事廉俭,修身正己,仁爱苍生。

    (来源:2023年5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彭晓焱)

      原标题:《清廉兰州·家风故事 | 躬事廉俭育家风》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7 15:13:36 106 0 0
  • 中华优秀家风故事|包拯:家门不容贪腐者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这句话乃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遗训。大意为训诫后世子孙,如果为官一定要清廉自守,违者生时要逐出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中。如果后世子孙不遵从这条遗训,那么就不是我包拯之后!

    与那些篇幅颇有规模的家训相比,包拯的家训可谓短之又短,而且只论述了一点——清廉。

    在后世传说中被神化为“包青天”的包拯,为何只留下如此一句家训?是否与他所经手的那些贪腐案件有关?还是家风传承使然?

    举世皆浊我独清

    包拯出生那一年,正碰上辽军大举南侵。当时北宋第二代帝王宋太宗刚刚去世,继位的宋真宗还没怎么熟悉情况,辽军趁机来犯,骑兵长驱直入,北方宋军大多只能退守城中,任其铁蹄蹂躏大地。

    辽军兵锋一度深入山东济南一带,离包拯的故乡庐州并不太远,如果继续打下去,那么包拯有可能小小年纪就夭折于战火之中,也有可能离乡背井成为一个流民。

    幸好这场战争结束了。包拯五岁时,宋辽缔结澶渊之盟,此后一段百年和平降临。包拯遇上了一个太平时代。

    虽然澶渊之盟的本质就是给人家付钱消灾,对于大宋王朝而言,这种方式很有些伤颜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宋辽两国的老百姓确实因此逃过了战祸之苦。

    太平时代与战争年代的区别,太多太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总的来看,当然是太平远好过战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些都是太平年代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凡事有利有弊,封建王朝的太平日子过久了,也会有一些毛病,比如社会风气会逐渐变得奢靡浪费,官员队伍的腐败指数也会有显着上升。尤其是喜好享乐、手拿高薪的北宋官员,更是很快就变成了遍地的贪官污吏。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包拯,可以说自小便接触到了繁华,也看到了繁华之下的污秽。

    包拯的家世还算显赫,祖上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仕途经历,但比较有钱,算是中等规模的地主。到父亲包令仪时,便开始出入朝中,在多个职位上干过,其中包括敏感的钱粮财政事宜,为官当是颇为清廉,让出身大户人家的包拯并未生来骄矜,而是深受父亲的言行熏陶,很小便有了明确的善恶判断。

    包拯家教也十分优良,在四书五经上的训练也早就展开,故而天资不错的包拯得以在二十九岁时便一举考中进士,还是名列前茅。仕途的第一份官职就是差不多等于六品的县令,在当时算得上罕见,前途不可估量。但包拯却因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而暂时放弃了这段锦绣前程,回去侍奉他那多病的双亲。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拯根本就非贪图功名利禄之辈。

    这一暂停就是十年。七年之后,父母离世,包拯按礼守孝三年,之后,他再度踏入仕途。

    在这十年时间中,看似远离仕途的包拯,其实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的官要怎么当,并写下一首诗来明鉴自己的思考结果,其中便有“毋遗来者羞”一句,意为做官不能留下骂名让后人蒙羞。已有几分开篇那句家训的精神。

    包拯做了差不多二十六年官,地方、中央都干过,一度还做得颇大,到了副宰相级别。虽然后世各种传说中,他化身为一个能断各种疑难案件的神探,但在历史上,断案其实并非包拯的主要工作,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一个类似魏征的谏臣而存在。

    当时北宋皇帝乃是宋仁宗,治国也不能算是无方,各方面都很有成绩,从他死后那一长串谥号就看得出来: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全是好词儿。在史上,他所在位的时间也被称为“仁宗盛治”,真是一个太平盛世呢。甚至还有记载称,这位太平明君的威望让那辽国皇帝都极为仰慕,听闻其去世的消息,辽国皇帝痛哭流涕,不仅为其在遥远的北方修了一个衣冠冢,还遗令后代辽国皇帝都要将这位宋朝皇帝当祖宗一样供奉……

    但事实上,在这位明君治国期间,北宋官吏队伍的腐败问题极其严重,最严重的问题则是他对严重的贪腐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乃至索性听之任之——随便你们混,反正这是太平盛世,不缺钱让你们贪。

    太平盛世的富裕能不能填饱天下贪官之胃口?宋仁宗或许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有一个人觉得很有问题。这人就是包拯。

    包拯做监察工作时,多次就一些贪腐问题直接向宋仁宗发起建议乃至批评,有时这种批评强烈到了“逆龙鳞”的危险程度。如当时有一个贪官名叫王逵,所到之处不仅横征暴敛,还用残酷手段对待起来反抗的百姓,乃至激起了武装暴动。王逵一调走,当地老百姓就张灯结彩,欢呼送走了瘟神。对此,上级不但不予以查处,反而还让王逵连连高升,甚至将多个重要官职都弄给他来兼任。

    王逵显然朝中有人。此前也有人检举揭发他,但都是不了了之,到了后来“识趣”的人也学宋仁宗,听之任之了。包拯对这个土匪一样的官员连续发起七次控告。之所以次数如此多,就因为那王逵也不知哪里来的本事,找了一个什么样的神秘后台,每一次被控告后,宋仁宗都是打哈哈了事。实在是糊弄不过去,就草草地撤两个职了事,不久却又给他添加上更多的职务。

    按照北宋官场的规矩,如此一个明显很有来头的官员,包拯你就不要继续纠缠下去了。但在包拯看来,正因为你是一个如此有来头的贪官污吏,我才非要将你告下去。但最终还是没有告下去,包拯应该灰心了吧?不可能。

    包拯之所以留下那样一番家训,就因为他对清廉的看重,让他不会因为帝王的昏庸而封起自己的嘴,他要尽到他对清廉的那份责任和义务。此后他依旧是本性不改,屡屡向宋仁宗“发难”,甚至有时争论到君臣二人面红耳赤,口水都喷了人家一脸。

    在监察工作之外,那些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更是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浑身不爽。包拯过得清廉俭朴,两袖清风,行贿送礼通通不管用。对于同僚那些“生财之道”,则是深恶痛绝。须知当时官员贪腐严重到了一些压榨百姓的事情,竟然都变成了一种公开的制度在施行,如名为科配的杂税,就是地方官员在征收常税时可以随意加派,流入自己腰包。包拯不收这种民脂民膏,也容不得那些贪残官吏收。在成功劝说宋仁宗罢免几个地区的科配杂税后,进而要求罢免全国范围内所有此类贪污项目,引得朝野震动,贪官污吏无不咬牙切齿。

    当这位清正严明的官员出任相当于首都市长的权知开封府时,更是以雷厉风行的手段给那些为非作歹的权贵好好地上了一课。天子面前权贵多,开封便是如此,这些人喜欢附庸风雅,便在城内河流上修起不少亭台楼阁,以在那里嬉戏打闹、吟诗作对,结果多到了堵塞河道的程度,一来大雨,河道便形成洪水,祸害极大。

    这些违章建筑因为主人的身份高贵,历任首都市长都很“识趣”。等到不“识趣”的包拯一来,立马拆了个干净。知道这是个连皇帝都敢批的棘手人物,便有权贵想“依法办事”,拿出地契称这是朝廷批了的。不拿出来还好,一拿出来就被包拯识破真伪,还进而直接告到了皇帝面前去,吓得生事者赶紧跑到宫中求饶去了。

    其为官如此,其所经历的北宋官场又是如此腐败,也难怪他会在家训中严厉告诫子孙不得违背清廉二字。他担忧子孙在这种环境下沦为贪官污吏啊!

    子孙代代传美名

    包拯有子二人,不过长子包繶早逝,继承者乃是其次子包绶。

    包绶乃是包拯老来得子,包拯去世时,包绶年不过五岁。虽然家中人丁不旺,但包家门户颇大,按照当时的风俗,过继一两个子嗣给包拯不成问题,但事实却是包拯死后丧事都很清寒,未见有亲戚好友前来帮衬的记载。大约与包拯的这些亲戚曾经仗着包拯的名头在家乡为非作歹,却被包拯严惩有关。看来不仅包拯立下的家训并未被这些人所接受,甚至连起码的亲人之情都没留住几分,真是遗憾。

    但包拯有一个好儿媳。包拯儿媳乃是崔氏人家,在自己的夫君也就是包拯长子早逝后,她并不缺少改嫁的条件和机会,但她似乎不忍见如此一个清廉好官孤独终老,自愿留于包家,更将年幼的包绶视若己出,辛苦抚养,更悉心教导其不能忘了父亲的教诲。

    不过包绶并未有饥寒交迫的童年。因为宋仁宗前来吊唁这位老臣之时,发现其虽然位高权重,却是那样清贫,留下孤儿寡母,更加显得可怜,于心不忍之下,便厚赏了许多财物,还直接让小小年纪的包绶享受他哥哥的官职待遇。

    与同龄人相比,不用考试便能自幼当官的包绶,可算是“官二代”了,但他却不会长成当时许多腐化堕落的“官二代”那样,因为他那监护他的嫂母,一直以他父亲的精神特别是父亲的家训,在训诫他、指引他。

    北宋取才,注重科举,像包绶这般直接继承而来的官员,其实并不为朝廷所看重,只是在经济上、名誉上的一种特殊待遇。但包绶得到了父亲生前好友、宰相文彦博的帮助。这位文彦博是历经四朝、为官近五十年的资深朝廷人士,有精深的从政智慧和广泛的人脉网络,特别是性情谦和,待人接物很有贤者风范,对于包绶更是指点甚多,是他的一位良师。而成人之后得以出任地方官员的包绶,在真正踏入仕途时,也没有让人失望,一到任上,便展现出清廉严正的包氏风范,既不会摆“官二代”的架子,也不会对人逢迎,在干出了一番政绩的同时,也为自己博得了一番好声名。

    在多人推荐之下,包绶又调入朝中为官,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再度外放,多有政绩,清风所至,无不赞叹这是“名臣之后”!遗憾的是,这位颇有其父之风的好儿子,却在四十七岁时就匆匆离世,当时他还在赴任的路上。遗物除了朝廷任命的文书和一些书籍外,钱财部分竟然只有四十多枚铜钱!

    当时北宋官员普遍腐化,史称“廉吏十一,贪吏十九”,也就是十个官员九个贪。连区区一个小县的县令,搬家都要大船七八艘装上金银财宝。死前掌管一州钱粮事宜的包绶,却只随身带了如此少得可怜的铜钱。

    这样一位好儿子,死后却未能归葬父亲身旁。他没有违背家训啊!正是因为他严格遵循,甚至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了包拯的家训,才穷到死后家人无钱财将其遗体送回故乡归葬!直到其子孙长大成人之后,才凑得钱财,将父亲葬回故乡。

    包拯的孙子包永年,也是深得家训精神的一位好子孙。虽然这位子孙并未做什么大官,都是县级左右,但清廉美名却是广为人知。由于对地方百姓多有造福,其调任之时,百姓自发起来送行,拉住其车马,依依不舍,这一幕经典的古代百姓送别好官场景,会发生在他身上,就是因为百姓都觉得此人真不愧是包拯之后:“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贤孙也!”令人叹息的是,这位包家子孙走得也颇早,四十来岁就离世而去,否则以他的才干和清廉,在北宋政坛当有进一步的发展。

    包永年去世之时,也是极为清贫,史称“了无遗蓄”,其丧葬事宜,还是亲朋好友襄助才得以归葬。此后,包氏子孙历代皆有出仕为官者,且世代清廉,一直牢记先祖的遗训,贪腐二字在这个家族找不到半点生根发芽的空间。延续到今天,这股精神已经化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的一部分,包拯也从一个主管监察的官员,演化为家喻户晓的正义代表。

      (内容授权节选自《中华优秀家风故事》,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出版)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6 16:49:36 105 0 0
  • 求封薄田:自力更生

    文/赵元波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辅助楚庄王成就霸业,虽贵为令尹,却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不置家产,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

    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自知不久于人世,把儿子叫到床前,告诫儿子说:“庄王多次都要封赐我,给我一个好的地方,我都没接受。假如我一死,庄王一定会封赐你。你一定要记住:好的地方你一定不要接受;要的话,就要寝丘那个地方的薄田吧!”孙叔敖说的寝丘这个地方地处楚国和越国交界处,土地荒凉贫瘠,地方遥远偏僻,名字叫得也不好听,是个没人要的地方。

    果然孙叔敖一死,楚庄王鉴于他生前的功绩执意要把要把临近都城的一块肥美之地封赐给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儿子按父亲的旨意再三婉言拒绝,执意请求受赐寝丘。庄王和其他人都很困惑:孙叔敖那么聪明,可儿子怎么这么傻呢?寝丘那是个没人要的地方啊!由于孙叔敖儿子的执意,楚王只好把寝丘封赐给了他。

    多年之后,那些在都城附近受封赐的土地都没保住,不是被新的宠臣霸占,就是被而后的楚君收回,有的还成了他国与楚国相争的战场。只有孙叔敖的子子孙孙,一直保有着寝丘的薄田。虽说这块土地赋税微薄,但却一直能享有。这下,儿子才明白了孙叔敖的一片苦心:好东西抢的人多,反而不容易守住。寝丘是薄田,土地贫瘠,觊觎的人少,才能长期拥有。这正是他深谋远虑的过人之处,就像现代社会,一个月薪十万的岗位,跟你竞争的人很多,你能干多久?如果是月薪两千,抢你饭碗的人就不会太多一样多,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6 16:00:54 111 0 0
  • 司马光家风:以俭为美(家风家训)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周公的《诫伯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历代家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俭”。对节俭的崇尚,首推司马光家族,其祖孙三代皆以俭为美,并将节俭作为家风世代传承。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他官至宰相,一生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司马光清廉品德的养成,源于父亲司马池的言传身教。司马池为官清正,生活朴素,日常饮食粗茶淡饭,即便招待客人也绝不奢华,只用梨、枣、柿之类的山果和肉干、肉酱、菜汤等,并教导子侄崇俭抑奢。

    司马光从小不喜欢金银华服,“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身居高位后,依旧“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认为“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即可,“勿求多余”。《宋史》评价司马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北宋中期,奢靡之风渐起,时人竞相讲排场比阔气,“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熟悉历史的司马光对这种社会风气深感忧虑,写家书教导后辈力诫奢靡,谨身节用,避免不良社会风气侵蚀。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训导其子司马康要学习春秋季文子、宋代张知白的节俭之道,要以西晋何曾、石崇因奢侈而败家丧身的教训为戒,牢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仅自身当厉行节俭,还应将这种家风传承给后人。他在《训子孙》中指出“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对于物质不要追求过多,否则会成为牵累,甚至招致祸患。在《温公家范》中,司马光告诫天下的父母,给子孙留过多财产并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要教会子孙“以德以礼”,“以廉以俭”,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才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司马康养成了清白高洁的品性。《宋史》记载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俭约修身的家训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司马家族后人仍恪守《训俭示康》的教诲,涵养良好家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节俭之风潜移默化到每个家庭中,汇聚成全社会勤俭节约的好风尚。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6 15:30:38 136 0 0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然而,他有个成就更应该被世人记住,他是一个优秀卓越的家长,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家庭具有高度责任心,一生修家书近1500封,对曾氏后人产生重大影响。

      两百多年来,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有名望者多达240余人,构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华夏望族。

      做读书明理之君子

      唐浩明先生作为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他认为曾国藩家风家教包罗万象,如果用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是曾国藩写给他儿子的一句话,做读书明理之君子。

      那么读书应该怎么读才对?曾国藩教给子女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

      他在给大儿子曾纪泽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让作者的高能量场影响着我们。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思、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要想自己好,家庭好,读书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读书能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涵养心灵,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展,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可明理,明理,依理行事便是君子。

      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晚年留下一个年谱,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她十几岁时,跟随母亲来到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总督府。小女儿入总督府总要穿得体面一些,光鲜一点,所以上面穿了一件蓝色的小夹袄,下边穿了一条缀青边的黄绸裤,就这条黄绸裤其实也不是她的,而是她的长嫂,也就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过世的妻子留给她的。

      但就是这条裤子的一个青色花边让曾国藩觉得太繁复、太华贵了,就指责小女儿不应该穿这样的裤子,让她赶快换掉。小女儿赶紧回到房间换了一条没花边的绿裤子。

      曾国藩认为,“儿女越贫贱,越知生活之艰难;越知发奋,亦就越易成器”。“而世家子弟条件优越,易犯奢侈”;一门心思都用在追求豪华的生活上,不仅难以成才,而且还会由此变坏。因此世家子弟欲成大器,就须”崇俭”,“以戒奢侈为要义”,努力像普通贫寒子弟那样生活。基于这种认识,他对家庭的物质生活管束很严,规定甚细。他们家日用家具是“但求结实,不求华贵”。文房四宝是“但求为寒士所能备者,不求珍异也”。每月生活所需银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盈余,不准亏欠"。吃饭方面,他自己经常“夜晚不用荤菜,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后辈则夜饭不荤,专食蔬菜而不用肉汤”。穿衣方面,他自己“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要求子女“衣服不可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婚丧喜庆则“一切皆从俭约”,就连他亲母的丧事,也照一般人家开席用菜,“不用海菜”。

      对于勤。曾国藩要求子女黎明即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在曾家,男子每天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写字做文章,除此之外还必须参加一些诸如打扫卫生、喂鱼养猪种菜之类的体力劳动。曾国藩归纳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治家八事,其中除“考、宝、书”讲的是祭祀、待邻、读书外,其它五事讲的都是劳作。他反复叮嘱:“此八事纵不能一一亲自经理,而不可不识得此意。”女子则要求每天都必须做些针线活,还要求学会做小菜,下厨房做饭。

      同治三年,曾国藩夫人、女儿、媳妇来到安庆督署,曾国藩“共办纺车七架,每日纺声甚热闹。”贵为总督家属,却要自纺棉纱;堂堂督署后院,终日响着纺车声,可见曾国藩治家之严与曾家家风之淳厚。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曾国藩要求家人所做的事情,他自己不仅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人格力量比一些刚性的规定更有用,曾国藩这种高大的形象,这种厚重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印刻在他子孙后代的心里,这种力量兴许比他的家书对后代的影响更大。

      曾国藩曾经告诉家人,他的衣服一共不过三百两银子,做了一件衣服之后,会十几年乃至三十年都在穿用。曾国藩不仅在穿着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而且在日常饮食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曾国藩吃饭的时候,碰到饭里面有带壳的谷物的话,他要把这个壳磕开,把里面的谷物吃掉。

      在工作方面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从不懈怠。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在孝的方面,曾国藩堪称模范。曾国藩云:读尽天下书,唯一个“孝”字。他训诫子侄,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儿孙两条正道,宜耕宜读。

      曾国藩对祖父母、父母极其恭敬孝顺。他始终以很低的姿态给父母长辈写信,常常盛赞其德其行,时时嘘寒问暖,经常禀报商议家事,恳请兄弟子侄尽孝尽责。曾国藩经常为不能亲身孝敬父母长辈而内疚惭愧。道光二十九年四月致诸弟信中说:“我在京寓,食膏粱而衣锦绣,竟不能效半点孙子之职;妻子皆安坐享用,不能分母亲之劳,每一念及,不觉汗下”。当父母长辈稍有病恙,曾国藩深切担忧,他说:“祖父大人之病,日见日甚如此,为子孙者远隔数千里外,此心何能稍置”。当母亲病故时,曾国藩更是哀痛不已,深深自责。咸丰二年七月给纪泽的信中说:“余德不修,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惧之久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而反灾及我母。回思吾平日隐匿大罪不可胜数,一闻此信,真无地自容矣”!

      编辑|单家盛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塬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放肆妖精 2023-06-26 12:27:48 125 0 0
  • 家风展示

      家风,亦称门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华夏先贤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家风家教与后代成长成才好比是“根”与“叶”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为后代留金留银,不如留下一门好家风。

      优秀的家风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九条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自然少不了宣扬展示优秀家风,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的初衷!


    恆善居士 2023-05-08 09:03:39 188 0 0
祭祖论坛